您的位置:健康百科 >内科 >神经内科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发病率约为2.0/10万人年,亦有报道为每年6-20/10万人。还可见因脑实质内,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目录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救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饮食保健方法 如何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1蛛网膜下腔出血

  凡能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均能引起本病。常见的病因有:

  1、颅内动脉瘤​ 占50-85%,好发于脑底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处,以该环的前半部较多见;

  2、脑血管畸形 主要是动静脉畸形,多见于青少年,占2%左右,动静脉畸形多位于大脑半球大脑中动脉分布区;

  3、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oyamoya病) 约占1%;

  4、其他 夹层动脉瘤、血管炎、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病、血液病、颅内肿瘤、凝血障碍性疾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5、部分患者出血原因不明,如:原发性中脑周围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导致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大量饮酒、既往有动脉瘤破裂病史、动脉瘤体积较大、多发性动脉瘤等。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动脉瘤体积更大,且更常出现多发性动脉瘤。

2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救方法

  虽然我们对蛛网膜下腔出血了解的不是很多,但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疾病我们一定要知道,在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怎样的急救才是最好的,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救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和血管畸形。一旦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应及时在当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或转送医院抢救治疗,转送病人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让病人保持头高侧侧卧位,避免舌根后坠阻碍通气;

  2、及时清理患者口中的呕吐物,以免误吸入气道;

  3、尽量避免长途转送,选就近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治疗;

  4、转运前应给予脱水、降压等治疗;

  5、运送过程中尽量避免震动;

  6、转送病人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7、有随时进行抢救的基本设施。

  对于很多严重的疾病来说,紧急急救就是对他们生命的延续,这样可以给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所以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救方面的知识,因为它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脑部疾病。

查看详情>>

3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饮食保健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表面和脑底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为继发性SAH。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饮食宜忌:

  1、宜酸奶、蘑菇汤、海带汤、黄花鱼汤;忌酒、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控制高脂肪饮食及低纤维食物;尽量少吃油炸,熏烤及腌制食物 。

  2、高血压需要低盐饮食,就是说炒菜和做汤要少放盐,少吃咸菜、酱油、咸饼干等。可以吃瘦肉、鱼类、鸡肉、牛肉、牛奶(选择低脂奶),这些都是高蛋白食物,但是要控制食用量。不吃肥肉、鱼籽、动物肝脏、油炸食品等含脂肪高食物,蔬菜和水果含的纤维素都很高,都可以吃,水果可以选择低糖的。

  蛛网膜下腔出血食疗方:

  1、香菇豆腐汤:香菇60克,豆腐100克,紫菜30克,盐、香油少许,加水适量,用文火煎煮成汤,每日1次服用,可连用15天- 30天。

  2、双耳海参汤:黑木耳、银耳各20克,海参30克(鲜品)加蜂蜜适量熬成汤服用,每日1次,连用30天。

  3、黑豆元胡粥:黑豆、小米各100克,元胡粉15克,苏木、鸡血藤、生黄芪各1 0克。黑豆加水适量煮成半熟,再将苏木、鸡血藤、生黄芪煮后滤出药液,与小米、元胡粉加水同煮成粥后,加入适量蜂蜜搅匀即可。每日l剂分两次服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日常保健注意事项:

  1、再次出血,当病人在出血后,症状逐渐好转,头痛减轻,颈项也软些不再恶心呕吐,神志也清爽时,突然上述症状又出现,特别是继于病人起坐、咳嗽、解大便或情绪激动之后,要警惕再出血。此时医师如提出再作腰穿,要配合。再出血的发生时间多在第一次出血后的2~3天,以第二周为高峰,一个月后则机会很少了。再出血的危害性是使病死率成倍增高。

  2、动脉痉挛,即脑内某一动脉或动脉的某一段发生痉挛。严重时出现该动脉供血区的脑缺血直至梗塞。由于不同动脉供应区的脑组织功能不同,病人或出现偏瘫,或出现意识模类似,或出现某些精神异常。痉挛的发生与红细胞在蛛网膜下腔溶血后释放出某些血管活性物质有关。因此当患者病情再次恶化地,要区别是由于再出血还是痉挛。此时脑脊液中红细胞已减少或消失,若作动脉造影,可见痉挛血管及痉挛段,苦行穿颅多普勒检查,可有同样发现。然而治疗十分棘手。

  3、急性脑积水,它甚至可见于临床已恢复常态后,突然或逐渐出现头痛,反应退钝,行走不稳,尿失禁,甚至昏睡到昏迷。此是由于出血,血液中的一些有形成分堵塞脑脊液通道,使脑脊液从脑室外流不畅引起。如完全堵塞,则急性起病,很快发展直至死亡。此时复查脑脊液可正常,但CT或MR可见脑室扩大。紧急措施,可行开颅或脑室穿刺减压,进而要做短路手术。

4如何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和血管畸形。一旦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应及时在当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或转送医院抢救治疗。

  1、及时清理患者口中的呕吐物,以免误吸入气道;

  2、尽量让病人保持头高侧侧卧位,避免舌根后坠阻碍通气;

  3、转运前应给予脱水、降压等治疗;

  4、尽量避免长途转送,选就近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治疗;

  5、运送过程中尽量避免震动;

  7、转送病人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8、有随时进行抢救的基本设施。

  9、不论是手术治疗或是内科治疗后,一定要预防再出血的发生。主要措施是避免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控制血压,另外对可引起出血其他高危因素,如糖尿病、心脏病、肥胖、高血脂、吸烟、过度饮酒等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应及时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调整和控制饮食,保持积极愉快乐观的生活态度,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价值。

  10、与病因、年龄、动脉瘤部位及瘤体大小、出血量、血压增高及波动、合并症和及时手术治疗等有关。

  11、发病时意识模糊或昏迷、高龄、收缩压高、出血量大、大脑前动脉或椎基底动脉较大动脉瘤预后差,半数存活遗留永久脑损害,常见认知障碍。

  12、做好心理护理,为了使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将患者安置在单人房间,室内应保持安静、避光;应避免一切精神刺激,禁止同患者叙述容易引起激动、忧伤、恐惧内容的事情;更应稳定家属的情绪,切忌由于家屑的突然疏远或过分紧张、关怀而引起患者悄绪的波动。病愈出院前应早做思想准备,不可突然通知,以免过度的兴奋、激动而致复发。

  13、保持大便通畅,对防止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十分重要。因便秘所致腹胀及直肠充气可使用肌升高,反射性影响心率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同时用力诽便可因腔压增高致脑压增高,增加再出血的机会。

  温馨提示:中青年人要提高防病意识,养成戒烟忌酒、均衡膳食、规律起居、大便通畅等良好生活习惯,平时要劳逸结合、适量运动,保持平和心态,并积极治疗高血压等原有疾病。对疑似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条件者可首选颅脑CT检查,CT扫描不能确诊者可行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时,患者应尽量避免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并及早到正规医院就医。

5蛛网膜下腔出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尿常规和血糖 重症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急性期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可有尿糖与尿蛋白阳性。急性期血糖增高是由应激反应引起的。血糖升高不仅直接反映机体代谢状态,而且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血糖越高,应激性溃疡、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

  2.脑脊液 均匀一致血性的脑脊液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指标,注意起病后立即腰穿,由于血液还没有进入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往往是阴性。等到患者有明显脑膜刺激征后,或患者几小时后腰穿阳性率会明显提高,脑脊液表现为均匀一致血性、无凝块。

  绝大多数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多为200~300mmH2O,个别患者脑脊液压力低,可能是血块阻塞了蛛网膜下腔之故。

  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可高至1.0g/dl。出血后8~10天蛋白质增加最多,以后逐渐减少。脑脊液中糖及氯化物含量大都在正常范围内。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在不同时期有3个特征性演变过程。①6~72h脑脊液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血细胞反应,72h后明显减少,1周后逐渐消失。②3~7天出现淋巴-单核吞噬细胞反应,免疫激活细胞明显增高,并出现红细胞吞噬细胞。③3~7天脑脊液中开始出现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14~28天逐渐达到高峰。

  影像学检查

  脑CT扫描或MRI检查:临床疑诊SAH首选CT检查,安全、敏感,并可早期诊断。出血当天敏感性高,可检出90%以上的SAH,显示大脑外侧裂池、前纵裂池、鞍上池、桥小脑角池、环池和后纵裂池高密度出血征象,并可确定脑内出血或脑室出血,伴脑积水或脑梗死,可对病情进行动态观察。CT增强可发现大多数动静脉畸形和大的动脉瘤。MRI可检出脑干小动静脉畸形,但须注意SAH急性期MRI检查可能诱发再出血。CT可显示约15%的患者仅中脑环池少量出血,称非动脉瘤性SAHnon aneurysmal SAH,nA—SAH。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进行脑CT扫描或MRI检查,以提示或排除本病:①临床表现疑有颅内出血者。②有部分性癫痫发作或全面性癫痫发作病史者。③有慢性发作性或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病史者,如偏身运动或感觉障碍。④有慢性头痛病史,其他原因不好解释者。